小尹

衷曲——关于时代、苦难和行文风格

《衷曲》这个题材还是很意外的,让我想到《音乐家们的手指》里面一大段关于长辈往事的插叙。在此记录一点自己的思绪,也算是对作者写后感里一些主题的分享。感谢 @太平狗 老师的笔力,《衷曲》是好文章,我看的很满足。

 

------关于时代------

《衷曲》的时代背景让我非常惊讶。我从前假定这场浩劫已经在年轻人的世界里被淹没了,毕竟风口浪尖上的亲历者们正在渐次离世;而当年那些懵懂少年们的记忆,早就被后面40年洗刷干净了——他们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到了领退休金含饴弄孙的年纪,还会经常想起十几岁时那些做过或者没做过的混事吗?大概率不会。

可历史是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他的亲历者的。从这两代人身上,有心人还是能看到太多太多印记。如果再读一些回忆录或者从长辈极其罕见的松懈里听到一些忆当年,把个体的沉浮和课本上的宏观视角叠加起来,这段历史就会干脆地直接朝脸上怼过来,力道足速度快,眨眼偏头也躲不开,只能一把鼻涕眼泪和着血一起往肚子里咽。

这是一些一旦窥探过哪怕一眼就再也无法假装不曾知晓的东西。于是你曾经以为的只是一些老旧的不合时宜的谨小慎微和固执坚持,一些横冲直撞的口号式用词,一些突如其来的愤世嫉俗或者一些无凭无据的坚毅勇敢或底气,都开始变了样子,你会反复想这背后到底是天性使然还是因为什么特别的经历和见闻。甚至会升起一些给老一辈做口述史的念头,会开始自学口述史方法,开始找各种资料,但事临到头的时候又发现根本张不开嘴,因为你发现你没有任何权利要求自己的亲人去回忆当年带给他们巨大苦难和创伤的过去,你根本狠不下心去问这许多年要怎么撑过来,原本的理想和职业又是什么,除非他们愿意主动提起。然后随着年岁渐长,立业离家,慢慢建立自己的生活,这些年少时的刺痛就渐渐被淡忘了。直到某一天在某个无聊磕cp的地方诧异地看到意料之外的题材然后一气读到底。

生活的脚步不曾停歇,向前看久了就不会刻意留意从前。有机会能够想起自己因为一些不相识的人而辗转反侧揪心难过的少年时代,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我自己托大,每一个时代都有往故纸堆里四处打探的人,要彻底淹没一段历史是很难的。我很开心能够知道那段时间在被不同的人发现,想起,看见,纪念。

 

------关于苦难------

经历过同样痛苦的人,可以用一句话一个眼神达到强烈的共情,那种洗刷灵魂的情感冲击强烈到无法用语言表达。但并不是说不曾经历过,就无法理解或者无法接近,毕竟生活本身就充满着艰难险阻,人人都有尝尽苦头的机会。大概你我的悲欢确实无法相通,但我们都知道到喜极而泣痛不欲生是个什么滋味。而这其中的关窍甚至不在于是否具有共同的经历(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个人观点),而在于共情的能力。这玩意和其他任何能力一样,大家的禀赋各有不同。有些人一定要自己亲身经历,否则无法体会该情境下的喜怒哀乐。但有些人只是读小说而已,就已经和主人公同甘苦共命运,像是走完了书中人物的一生了。

关于aftermath,个人理解aftermath的核心不是治愈,是和解,然后move on。当然这是一个可以说是故意为难、刁难的标准和要求,有不少人淹没在各种各样的aftermath里面再也出不来,也有不少人挣扎着爬出来但之后的路上却怎么也脱不掉身上那件浸满水千斤重的棉衣。但总有人可以做到。甚至会想象不到,啊,原来我也可以。

 

------关于行文风格------

全文基调酝酿得很好,用词的细节上当然可以打磨得更细致,但这不重要。全文的伏笔不少,也都合理,整体读起来是非常顺畅的。尾声略有一些理想色彩但我觉得我们都理解这是我们对于历经苦难的人们的一些仅有的补偿和希冀,更何况这并不跳脱也完全不出戏。

但我没有料到在完结感言里作者自己点出堆砌感,笑,其实还好啦,不必太在意的。

在那个挖掘旧事的少年时代,我虽然觉得相比之下自己的童年完全算不上坎坷,但仍然忍不住要写一些朦胧悲伤的意象和不清不楚的难过。当时语文老师说,小孩子家家的,不要没事闲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我嘴硬,不是的,我没有,我是真的愁。后来她说好的文字应该是全篇不提痛苦二字,但是让人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她说如果写不出来,要么不是真的痛,要么是你扛不住——你只是想象而已,你没真的含在嘴里反复去尝那个味道,翻来覆去久了甚至能咂摸出一点甜味。我当时觉得她在胡扯搞玄学。相比之下外教就说的很有可操作性,他让我去读一读海明威,指点我要写短句子,要琢磨动词而不是形容词。受这二人点拨,我确实渐渐喜欢上干脆简洁的行文,无奈审美和眼界水涨船高越行越远,但是笔力还停留在学生时代未曾稍移。

本文结尾的处理我是极喜欢的,反复看了几遍,堪称全文点睛。夜半的难眠与噩梦,一些害怕和卷土重来,一些虽迟但到的温暖和光。这样的安排很合理,很真实。真正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简单的正负相抵。钉子拔掉了,墙上是留着孔的。甚至于美好的事情,也都是一体两面:铠甲不是白来的,是带着软肋捆绑销售的。养育一个孩子有多幸福,在另一个位面就有多无力多愤怒多艰辛,这二者根本无法相抵,选择一个就意味着同时选择了另一个。生活中很多事情,甚至越是重要的选择,都是这样的。那些经历了苦难,又不曾被压垮脊梁的人,并不是尘封了什么或者粉饰了什么,只是他们努力和自己的伤痛和解,不执着也不忽视,从里面找到一些支撑他们走过来的东西,变得更强大,然后更勇敢的去往未来更远的地方。如果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人要加倍珍惜,也要记得那些被苦难直接拍平,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从困境中脱出的普通的大多数。

 


评论(4)

热度(20)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